9 10 月, 2023
國外流行一種叫【100 – N】來計算一個人應該如何把多少比例的 資產配置 在股票裡。例如,你今年30歲,那麼股票應該占你的 資產配置 的多少百分比呢?
你拿100減去30,得到70。N就是你目前的歲數。
所以你應該把70%的資產配置在股票裡。
你也可以看出來,隨著你的年齡越來越大,股票佔據的比例就會越來越少。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認知,也就是【年紀越大,風險承擔能力越小】。
那麼根據這比例,幫大家講解一下在不同的年齡階段,應該怎麼樣配置自己的投資比例。
各個年紀的 資產配置 該注意什麼?
股票全盛期:21歲-40歲
這個是最有生產力的歲數,也是最有拼搏本錢的時期。雖然剛開始工作,起薪也可能不多,不過因為財務負擔都是相對輕,加上距離退休還有很長一段時間,所以可以承擔的風險都是相對高。
而且在這個階段,因為收入的漲幅會比較慢,所以流動性較高的股票會是最好的財富積累工具。建議 資產配置 70%-80%在股票。如果對自己操盤沒興趣的朋友,可以考慮股票型的信託基金,同樣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。
轉型期:40歲-50歲
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,風險承擔能力會慢慢下滑,所以投資頻率次數也會降低,股票的比重也會慢慢減少。從此前的70%-80%比例,下調到50%左右。騰出來的資金可以購買債券類型的信託基金,打造安全性更高的投資來抵禦股票的波動風險。
除此之外,增加提供固定租金收入的房地產也是很重要(更重要的是租金得高過供款)。因為你距離法定退休年齡其實比較接近了,需要給自己打造被動收入,避免自己無法靠退休金養老。手頭上的股票也可以增加那些有穩定派發股息的公司,好增加自己被動收入的穩定性。
保值期:51歲-70歲
股票的比例會進一步下滑,建議介於30%左右,這時投資者的主動收入已經開始減弱,風險承擔能力也會降低。所以,此時此刻的做法就是要想方設法穩住自己的財富,在不被通貨膨脹給貶值掉的情況,尋求每年2%-3%的漲幅。
這時,可以把大部分的資產配置在房產(租金為被動收入)、債券類型的信託基金,和現金。至於你的股票投資可以選擇那些比較穩定的藍籌股,或者有穩定股息的產托(REITs)。
要記得,越是後期的你,越應該把專注力放在打造可靠的被動收入。加上你的退休金,和嚴格控制你的日常開銷(很多人一拿到退休金就開始大肆揮霍,千萬不要這麼做),相信你可以度過一個比較安穩的退休生活。
總結 – 你應該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 資產配置
當然,以上的【100 – N】的方程式也只是提供一個參考,並不意味著你年輕的時候就有本錢動不動就All in,更不意味著你越老越和股票成為絕緣體(人家巴菲特90歲高齡也是照樣買股票)。
更重要的是,你需要分析自己目前的財務狀況,多瞭解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和意願,有什麼樣的目標想要達成。這麼一來,你對自己【想要什麼】、【可以做什麼】,以及【有什麼工具可以使用】就會有比較清晰的理解,也不會感覺無從下手。
👉 閱讀更多精選文章
👉 點擊下方圖片,下載 GoodWhale APP ,開啟你的投資之旅